鸟中大熊猫
作者:建三(河北怀来)
黑鹳是鹳形目鹳科鹳属鸟类,俗称乌鹳、钢鹳、老鹤、黑鹳头,颈和脊均呈黑褐色,故名黑鹳。黑鹳上体羽黑色、并带有绿紫色金属光泽,胸腹部羽白色,嘴、腿均红色。
今天的这组照片,是今年5月中旬在碱滩村南的鱼塘拍到的。因这里的老板将鱼塘改为养虾池,将池塘的水放掉清塘,这一动作,露出了底部的小鱼,吸引了众多类水鸟来此觅食。有白鹭、夜鹭、苍鹭、白琵鹭和黑鹳。
展开全文
据有关资料介绍,黑鹳不会游泳,喜欢在20Cm以下的浅水区活动,这里恰好成了黑鹳短期觅食的理想区域!
今天咱们主要了解黑鹳,黑鹳在我国见于除西藏外的各省区,在国外广泛分布于南美以外的世界各国,阿尔金山海拔800~4300米的地带都有分布。
黑鹳主要栖息于大型湖泊、沼泽和河流附近,繁殖于崖壁或者高树上。越冬时多活动于开阔的平原,冬季可能成家族群活动。黑鹳不善鸣叫,性机警而怕人,喜在沼泽和湿地上觅食鱼、蛙、甲壳类和昆虫等食物。
作为一种食肉动物,黑鹳的食性之广令人惊叹,它们捕食昆虫、鱼类、两栖类、爬行类、小型哺乳动物和小鸟等,展现出极高的生存能力和适应力。
黑鹳繁殖期在4至7月份,3月初至4月中旬开始营巢,喜营巢于人为干扰较小的偏僻处,窝卵数在4至5枚,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,由雌雄亲鸟轮流进行。黑鹳一般3至4年性成熟,寿命可达二三十年。
黑鹳曾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,但近几十年来种群数量骤减,原因主要是森林砍伐、沼泽湿地开垦、环境污染和恶化,致使栖息地被破坏和消失,主要食物如鱼类和其他小型动物来源减少。
黑鹳是一种迁徙鸟,但在西班牙大部分留居,仅少数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到西非越冬;在南非繁殖的种群也不迁徙。
繁殖在欧洲的种群,几乎全部迁到非洲越冬。
在西亚繁殖的种群主要迁到印度越冬;而在俄罗斯东部和中国繁殖的种群,主要迁到中国长江以南越冬。
在我国黑鹳主要在9月下旬至10月初开始南迁,春季多在3月初至3月末到达繁殖地。目前看来我们这里也逐渐要成为部分黑鹳的繁殖地。
黑鹳性孤独,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在水边浅水处或沼泽地上,有时也成小群活动和飞翔。白天活动,晚上多成群栖息在水边沙滩或水中沙洲上。
黑鹳不善鸣叫,活动时悄然无声。性机警而胆小,听觉、视觉均很发达,当人还离得很远时就凌空飞起,故人难于接近。
在地面起飞时需要先在地面奔跑一段距离,用力扇动两翅,待获得一定上升力后才能飞起,善飞行,能在浓密的树枝间飞翔前进。
据环志观察,最老的环志鸟在18年时回收,据笼养条件下的观察,最高寿命可达31年。
山西灵丘县是黑鹳之乡。2010年,灵丘县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“中国黑鹳之乡”称号,这表明灵丘县在保护黑鹳及其栖息地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。
黑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,也被称为鸟中大熊猫,它们在全球的数量非常稀少,仅存约2000多只。多么希望我县也成为黑鹳的繁殖地啊!鸟类是生态链的重要一环,爱护鸟类就是爱护我们的家园。让我们共同宣传爱鸟,为地球家园的和谐、美丽、共生做出贡献!
2024.09.19
编辑:牛义信/李勋修/宋占林《青烟威文学》编辑部
评论